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东盟项目2021年外派教师岗前培训班系列报道(三)——夯实教学基本功,助力提升中文教学技
时间:2021-06-04
 

 

 

为提升外派教师教学水平,夯实教师教学能力基础,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精心打造一支“授而无惑,惑而能解”的高水平外派师资队伍,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海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2021年外派教师岗前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培训邀请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教师,围绕汉语课堂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等中文教学专题开设专题培训,为外派教师答疑解惑,帮助教师们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刘婧老师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备课及教案编写三方面入手,具体而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系统讲述了对外汉语课堂教案及课堂游戏设计。

 

海南师范大学杨遗旗教授重点对汉字的造字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运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偏旁部首由来、汉字的演变等等。杨教授表示汉字是汉语教学的核心,因为汉字的独一无二,决定汉语教学的独特之道。而汉字的想象构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非常有意义,一方面使国外学生了解汉字的独特,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海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杰副教授通过概说、句法、句子、句式等方面从宏观到细化举例讲解了较为完整的语法知识。陈教授强调理论知识的储备有助于教师解决问题和应对现象,教师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储备,有意识的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陈杰副教授还讲授了词汇基础及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举例讲解了汉语词汇的本体语言知识以及如何在国际中文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

 

海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杨军燕副教授的授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从教学法、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技巧等方面综合讲述汉语课程运用,详细阐述了汉语教学法的各种派别以及语言教学特征。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马圣霞副教授以偏正分析为倒入,讲解汉语语音教学内容和语音教学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授语音语调时所需注意的问题。马教授还推荐了拼音教学APP,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琼台师院的马晓铭画师系统阐述了绘画相关理论,展示了许多简笔画基础图案。在学员们实际操作后,马老师对画面的布局、构图的小技巧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马老师表示东南亚民众多用自己本国语言,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媒介语,所以用手部语言、简笔画等辅助手段显得就非常重要。

 

6月7日,柴俊星教授以对外汉语教师技能为主题,围绕如何备课、如何教学进行授课。课程前,柴教授就已经对培训班学员国外教学经历、派出国、所学专业做了相关了解,并表示对学员们的了解更有利于她课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课堂上,柴教授与学员们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随后,柴教授以国家汉办为标准,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5个模块的素质,分别是语言、文化、习得、教学、素质。之后她结合自身以及学员们在外教学的经历,提到学员们未来在国外任教将面临的语言障碍、生活不适、文化休克、风俗习惯、教学以及课堂管理等等六大困惑,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学员们的相关困惑做出一一解答。她提出学员们一定要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对外国学生进行教学首要同时也是终极目标就是培养语感,在把握汉语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路径,同时要清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顺序依次是汉字、语音、词汇以及语法,学员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学员们表示,通过培训课程,可以借鉴优秀名师的宝贵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改进不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今,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的变化都为国际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加强学习,才能增强教学本领,提高教学水平,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更好的中文课堂。


 



文稿:胡宇一

编辑:陈春俏

审核:郭乐庭、邓颖颖

 

 

 
 
相关附件: